从小就有人问我到底是成都人还是重庆人,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是四川人。不过想想大概两个地方是九九分的,各待九年,而后客居他乡,居然超过了两个故乡,情何以堪。
看完了《嘿,小面》,急忙的想做碗面,一来解馋,二来解惑。
这个片子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红辣椒要三进四出才能香,比如豌杂的豆子如何熬煮,杂酱如何炒香,更关键的是那种和生活日常死磕的“职人”精神。
于是重庆口味的面选定了豌杂面。
而成都的担担面,则是向一直崇拜的火花石大哥学习的。
当然这些小吃都是高下立见,如果只有诚意那人人都能上50强了。即使如此,我在准备佐料三小时候仍然迎来了我厨房生涯的一个制高点
这只是其中一些佐料,没想到居然因为最后弄好面赶紧吃而错过了全家福。姜颗粒、蒜水、辣椒油、花生碎都是按节目的秘籍,遗憾的是我的辣椒因为时间过久而无法是美丽的鲜红色,但的确这样纯粹却智慧的处理让辣椒油回味无穷。而猪油、芽菜则是按照火花石大哥的方法。豆芽汤则是怀念在重庆街头某个小店的悠然味道。
面条因为没有“韭菜叶子”面,而用管家的面代替,可惜因为存放时间太长,不是最好的状态。
另外尴尬的是我没有区分好黄豆和豌豆,于是在最后阶段信心倍受打击。
成都担担面的醋稍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