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清 .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这首《蝶恋花》的作者是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他不仅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他的身份更为传奇。他是康熙朝著名宰相纳兰明珠的长子,不仅是相门公子,而且他还是康熙皇帝的表弟。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前途一片光明的相门公子容若,竟然试图借助佛系理论来解脱他对红尘俗世的迷茫与痛苦呢?
答案在这首词当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这几句词当中有一个关键词“尘缘”,我们知道“缘”其实就是佛教术语,佛教认为“缘”是事物发生、变化、幻灭的条件,佛教还有三生三世说,认为人有前生、今生和来世,而人与人之间今世的关系其实就是前生的姻缘注定,就是我们常说的缘分了。而容若的这句“无那尘缘容易绝”其实就是借用了佛教的理念来感慨今生的缘分那么容易断绝,这是多么令人无奈的事呀!
让容若痛苦感慨缘分断绝的,就是他与结发妻子卢氏的短暂婚姻。康熙十三年(1674),二十岁的纳兰迎娶了十八岁的卢氏,卢氏同样出身名门,她是容若一生最爱的女人,甚至可以说,是他唯一付出全部爱情的女人。
容若曾经这样描述过他和妻子日常生活的幸福与甜蜜:“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在日常的工作完成之后,他和妻子常常安静地依偎在一起,一起看黄昏的夕阳,一起怜惜春天的落花,享受着新婚燕尔的甜蜜。从二十岁到二十二岁,这是容若一生中最幸福、最美丽的一段时光。
但是,这样美丽的日子只持续了短短的三年,就在容若二十三岁这年,令他痛苦一生的悲剧发生了!卢氏因为难产,生下儿子后身体一直很虚弱,康熙十六年(1677)的五月三十日,卢氏永远地离开了纳兰。如果说,此前的纳兰是沉浸在温暖的爱情中,那么,此后的纳兰,对于爱情的姿态,就定格成了孤独的遥望——他在人间,爱人却在天上。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当你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是不是也想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呢?活着的时候不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了也要化为一双蝴蝶不离不弃。尘缘已绝,深情难绝,这就是容若与妻子三生三世结下的佛系情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