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家里人和面做
饺子皮,一个劲的揉啊揉,说越揉越好吃。
刚开始自己做饺子也是,吭哧吭哧地卖力气揉,甚至以前还用面包机揉,做次饺子可费了劲了。
后来做欧包,学了不少关于面粉的知识,才知道不需要费了老劲的揉面,面团也可以很容易地出筋。这下对面食算是开窍了,无论面包、饺子、烙饼不再是零散的单一个体,它们都是本质相同的面粉做的,只是具体细节上不同。这下,中西面食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做起来也更得心顺手了。这样做的饺子皮不光好包,好吃,冷冻后再煮还不破。
诀窍就是浸泡折叠,其实就是老听家里老人说的。只不过,他们没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没加入折叠的手法。
为什么浸泡折叠可以很容易使粗糙不筋度的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呢?
简单说,包饺子的面粉即小麦面粉,里面有两种蛋白质,在面粉干燥时,就深深的沉睡在面粉中(收缩状态)。
吸收水后,会被激活,开始活动起来,伸张开来,就像睡醒了伸懒腰一样,互相之间产生链接,也就是蛋白质之间会“手拉手”的连起来,而且和橡皮筋一样可以伸展可以收缩。
面刚和好后,好多蛋白质分子还没有来得及和水分子结合,因而组织的网状结构不彻底。浸泡的越久,蛋白质分子充分吸收水分扩张伸展,以达到更筋更弹的作用。
知道原理,不论做面包、饺子皮、烙饼、
馒头都不要玩命揉面了,只要提前一些时间准备,面团自己就会变得有筋度。
比如做饺子皮,我一般下午包饺子,上午或中午抽时间把面和出来,中间抽空折叠几次,到下午包的时候就是非常好用的面团了。做顺了,准备工作也就5分钟的事。
建议最好能至少提前2个小时和好面。
用料里我没给出水的具体重量,因为我没量过,一切都是看面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方法下面会写到,我自己用不同的牌子的面粉时,用水量都不同。
越凉的水面越硬,我一般用比体温略热的温水。冬天室温低,可以稍热一些。
温度也影响面的柔软和韧性。如果和面时发现水少了,面有些硬,就把面团放在温度高的地方,比如30多左右的地方,面也会变揉软。
同样方法的馅饼、烙饼做法:
https://www.xiachufang.com/recipe/100601512/
小贴士
1,因为经过了充分的醒面,所以面团特别好操作,擀皮容易,薄了也不会破,包起来可以使劲放大馅,因为延展性强,皮可以很容易覆盖住馅。
2,还有一个大优点,就是冷冻后再煮不破,有时经过冷冻后,表面会有一些小裂纹,别怕,煮的时候不会破的。
一次吃不完的,先在盘子里撒薄薄一层面粉,把饺子一个个码在盘子里冷冻。等冻瓷实了,再放袋子里冷冻。
千万别在室温的时候就放袋子里直接冷冻,那样饺子会全粘一起。
吃的时候无需解冻,水开后直接放入锅里,全程大火,多搅拌防止粘连。等水再次煮开后倒入200毫升左右的凉水,继续等再次煮开后再倒入200毫升凉水(反复这个过程一共倒3次水)饺子浮在水面时就熟了。
3,第一次折叠的时间一定要至少20-30分钟以上,剩下的折叠时间灵活掌握,有空就叠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