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 | |
牛肉(里脊) | 6两左右(根据自己要求) |
打底菜 | 根据自己喜好,土豆片,青笋片,莲藕,豆皮,都可以。我一般会选用豆芽,包菜居多。原则是不宜熟都切配成薄片。跟牛肉的配比按照1.5:1准备 |
佐料 | 以下材料我都没有称重啊喂?需要连重量都给出吗? |
姜 | 多点吧,毕竟切片,切末都需要的啊。 |
蒜 | 多点吧,毕竟切片,剁碎粒都需要的啊。 |
红油豆瓣 | 市面能买到的是郫县豆瓣,我家一般每年夏天会自制豆瓣,味道嘛,肯定比买的郫县豆瓣香。郫县豆瓣酱味会比较重,自制的香辣味会更足。哦,还有一点是毕竟自己做的豆瓣放心啊!(一大勺) |
自制秘制香辣料(很重要,划重点,加了之后底汤味儿更厚重浓郁更香) | (我是自己炒制的香辣料,平时很多菜都可以用上,这个如果大家有兴趣改天可以重新立帖写菜谱)。没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暂时用能买到的火锅底料替代,20-30G即可。 |
花椒 | 整粒 |
海椒 | 切小节 |
花椒面 | 根据自己喜爱程度准备 |
辣椒面 | 根据自己喜爱程度准备 |
鸡精 | 健康宝宝可以忽略不计 |
嫩肉粉 | 红薯粉(淀粉)都可以,主要是腌制牛肉达到嫩滑的目的 |
料酒 | 一丢丢 |
蒜苗 | 也可以是小葱的,不过我的经验用蒜苗更香哦 |
胡椒粉 | 一丢丢(没有也可以) |
白糖 | 一丢丢 |
红烧酱油 | 一丢丢(为了提色) |
没图,咋办?先说步骤吧,改天买了牛肉重新做一次之后再补上来,当然,如果你们不介意没有步骤图,我也就偷懒不用补了。还有,一些语句会是重庆话,听不太懂的可以问我。
一,牛肉切片(老规矩,牛肉横切,目的是为了切断筋,这样嚼起来化渣)放碗里,放入盐(咸味不宜过多,因为之后底汤会有咸味,牛肉如果过咸煮进汤料后就会过了,码牛肉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肉有咸淡即可),白糖,鸡精,胡椒粉,花椒粉,辣椒面,料酒,淋一点点清油(淋芝麻油更香),抓入嫩肉粉,(牛肉我比较习惯用嫩肉粉,这样腌制的肉会滑嫩一些)加入少许水,手戴手套抓肉,让肉吸收到所有佐料与汁水,拌匀直到干爽后放置备用,至少腌制15分钟以上,腌制完了可以手沾一下尝咸淡,保证咸味偏淡,麻辣味合适即可。
二,热锅下油(用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都可以,),烧自7成熟下姜片,蒜片,白糖少许(重庆菜喜用白糖提味儿),整花椒,豆瓣酱,关最小火炒(记着小火炒豆瓣才不易糊,多炒一会儿出香味儿,很重要,餐馆里的火锅底料都是小火慢炒至少2小时的)炒香一会儿之后,放入香辣料(火锅底料)这个不需要太多,20-30G左右,根据自己喜辣的程度。继续炒制,直到香辣料与之前的料融为一体,并有香味儿后继续炒一小会儿,中途频繁炒制,不能让料糊底了。待色泽红润油亮入少许红烧酱油提色,再入少许料酒后,掺开水入锅,水不宜太多,按可以没(MO)过你所煮的配菜即可,不然会冲淡底料的味道。
三、水开后,转中小火稍微熬煮两分钟,待汤料味道更浓郁后,入事先腌制好的牛肉片,锅内的水要保证在沸腾状态,一片一片的入牛肉,以免粘连后成坨就不好吃了。入完牛肉之后,观察锅中汤水再次沸腾后30秒,即可用漏勺捞出牛肉装盘备用,煮久后太老也不好吃,牛肉片就是要它的嫩的口感。然后下打底菜,原则就是不宜熟的先煮(如:藕片,土豆片),宜熟的(如豆芽,青菜)后焯烫一下断生即可。打底菜煮好后捞出装入一个盆碗中,然后上面平铺满之前煮好的牛肉备用。(记得是打底菜在下,肉在上)仔把锅内的汤汁淋在菜上,差不多可以淹没到所有菜最佳。
四、热锅起油,待油温升高之时,在装好的牛肉上撒入各种佐料。
这步很重要,我看很多菜谱都忽略了这一步,以至于出来的水煮肉感觉清汤寡水,跟麻辣水煮菜一样。
佐料依次撒入(记得是均匀撒入,按照平面每个地方都能覆盖到的原则):鸡精(号称健康宝宝的可以省略),胡椒面(这个一丢丢就好),花椒面,海椒面,剁碎了的姜末,蒜粒(蒜很重要,什么都不放也要放蒜啊,爆香了之后才是点睛之笔啊),撒上斜切成小节的蒜苗(或者葱节),整花椒粒,干辣椒节。上面入的佐料所有的都按照自己的喜好添加,重口味的就一定多加咯,水煮菜的精髓就是这个啦,不要试图省略。
这时,锅中的油已经差不多8、9成熟了。我一般会观察油冒完白烟之后,用勺子舀一点油,浇在干辣椒节上发出呲啦啦的声音,并马上有辣椒被热油烫熟之后的香味为最佳状态,确保油熟烫之后,用勺子挨着每个地方都浇到,一定是要让蒜末,辣椒节,花椒粒都被热油烫熟之后才算好了。
五、这样保证被热油浇面的每个地方都浇到后,整盆菜会香气扑鼻,然后用筷子整整形,就可以端出上菜啦。
吃之前上下翻拌,确保上面的佐料都和整盆菜混合均匀了,就完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