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配方没有固定比例,全凭感觉。一个是长辈手把手教掌握的技巧,一个是多次制作后自己的感觉。
另:盐卤或卤片不同,加同样重的水不一定是相同浓度的卤水,点豆腐时加入的卤水多少也就不一定。
黄豆的品类不同、成熟度和饱满度不同,导致蛋白质含量不同,加入的卤水多少也不相同。
将黄豆清洗干净,用足量的水泡发。我家是头一天中午泡上,第二天上午做豆腐。
但据说也不是泡的越久越好,总的来说起码豆子是要泡发的。
卤水用水化开。
豆腐纱和豆腐包用水泡上。注意这两样不能搓洗,只能漂洗,搓洗容易溜丝变形。(用压豆腐出来的浆水淘洗豆腐包,利于豆腐包的长期使用)
用电磨机将黄豆和泡黄豆的水磨成糊状,越细越好。我家黄豆不好,有一些豆皮磨不细。
往电磨机里面添加黄豆时,顺便添加泡黄豆的水,黄豆水添加完了再添加凉水,这样磨的黄豆糊更好。
锅里抹一层食用油,为了减轻糊锅底,然后烧一大锅水,水要宽些,水少了做的豆腐不出数。
水开后,将盆里的黄豆糊混合到锅里,大火将黄豆糊煮至沸腾,改小火持续翻滚。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说明煮豆腐糊要多煮几个开锅才香呢,在煮的过程中,觉得稠了可以随时添加凉水。黄豆糊如果多,就更要多煮一会。我们用了五斤干黄豆,大约煮了20分钟。
黄豆糊沸腾以后就要用水舀子像图里的手法一样打了,打一会可以歇一下,再打一会。打沫子时,舀着沫子倒向有沸腾泡泡的地方,倒时舀子要低,抬高了容易再起泡。并且要时不时的搅一下锅底,避免糊锅底。
(第一次开锅前时间略久,可以盖上锅盖将黄豆糊煮沸腾。但此时一定要盯着锅盖,锅沿一冒热气,立马打开锅盖,否则黄豆糊容易溢出来,此时可以加点凉水浇灭翻滚的泡泡,然后继续搅拌,停一停,再搅拌。)
这个步骤有3个作用:
1.使水和黄豆糊充分混合,混合到如图一样的浓稠度,搅拌过程中,觉得稠了,可以添加凉水;
2.搅拌好的面糊里面是没有疙瘩的;
3.去沫子,搅拌好的豆糊上面是没有多余沫子的。
这是调好的黄豆糊。无浮沫、无结块、很稀。
黄豆糊调成这种状态,就可以装到豆腐纱里面了。
这一步我是为了记录用。
我们这次用了五斤干黄豆,一锅装不下,剩了半盆,在锅里的黄豆糊开锅以后持续翻滚时,我们时不时的将锅里的黄豆糊盛到盆里,又将盆里的盛回锅里,这样可以保持盆里黄豆糊的温度,等第一锅黄豆糊入了豆腐纱、盆里的黄豆糊再放到锅里煮时,煮至沸腾状态用的时间就会短一些。
将煮好的黄豆糊装到豆腐纱里面,用力挤压,直到挤不出豆浆为止。
注意很烫手哦。
最后剩下的豆渣给糖尿病患者吃特别好,因为没什么营养😂但特别撑肚子。据说可以在豆渣里面掺点面和盐烙油饼,也可以超萝卜丝吃,很多老年人比较爱吃。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挤豆腐纱的工具,蛮好的。
将提前泡好的卤水,一点一点的点入豆浆里面。
点入卤水时,从上面点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勺子将卤水送到锅底,卤水自己会沉到下面的。
一点一点的点入卤水
一点一点的点入卤水,慢慢搅动,感觉到豆浆有要凝固的倾向时,要比之前更加少量的加入卤水。
豆浆变成这样,稍微有了一点豆花时,盖上锅盖闷几分钟。
一定要闷几分钟,给豆花一点反应时间,否则容易卤水点多了豆腐变硬。
再慢慢添加卤水,慢慢搅动,像图中这样时,锅中有了一点清水时,再盖上锅盖炖一炖。
重复“添加卤水、慢慢搅动、等一等”这个过程,观察豆浆变成这样时,豆花就点化完成啦。
发现卤水加多了,或加入卤水后还没给反应时间时,就觉得豆花正合适,那就赶快将豆花盛到豆腐包里压紧实,也可以避免过硬。
卤水点多了,豆水发红,卤水少了,豆水发白
将提前泡好的豆腐包从水里拎出,不要挤水(如果挤水,做好的豆腐容易粘包),直接铺到豆腐模具里,将固化好的豆腐花盛到豆腐包里。四个对角,俩俩分别对着拉过去,包好后压上重物。
我家将装豆渣的盆直接压上了。
压中午时压偏了,出来的豆腐一半结石一半松散,松散的那侧有点粘包。
几十分钟后,压着的豆腐不滴水了,就可以拆包了。
拆包后的豆腐放在盖帘上,切成块,再淌一下水。
刚出锅的豆腐嫩嫩的特别好吃,如果凉了就会老些。
可以将一次吃不完的豆腐块放在凉水里保存,每天换水。也可以放在外面变成冻豆腐。
百度的为什么豆腐粘包。
另:
卤水点少了豆腐太嫩愿意粘;
压的时间短、成型差愿意粘;
豆腐包泡的时间短、没有充分吸收水分愿意粘;
熬煮时间、水的多少或许都有关系吧。
卤水豆腐、石膏豆腐、内脂豆腐的区别。
卤水豆腐、石膏豆腐、内脂豆腐的区别。
商业豆腐???
如果想吃卤水点的豆腐脑,就要掌握好豆浆的量,将定量的卤水点进去不要动,会变成豆腐脑。
如果想吃卤水点的豆腐脑,就要掌握好豆浆的量,将定量的卤水点进去不要动,会变成豆腐脑。
做商业豆腐是,不会通过长时间的熬住来去掉浮沫,而是添加一种消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