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快手拉絲芝麻QQ球 | |
木薯粉 | 70克 |
糯米粉 | 15克 |
麵粉(用的Plain Flour) | 5克 |
黑芝麻 | |
開水 | 30克 |
泡打粉 | 3克 |
stevia(代糖) | 適量(想吃甜可加) |
No.2 正經麻薯包 | |
木薯粉 | 60克 |
麵粉 可低粉/高筋 | 10克 |
脫脂牛奶 | 30克 |
雞蛋 | 30克 |
罌粟籽/芝麻 | |
No.3 試驗版 | |
A組 木薯粉➕糯米粉 | |
➕整蛋 | |
糯米粉 | 10克 |
雞蛋60g | |
其餘和No.2一樣 | |
B組 木薯粉➕糯米粉 | |
➕半個蛋 | |
糯米粉10g | |
其餘和No.2一樣 | |
C組 麻薯濃度測試 | |
D組 無牛奶快手版測試 | |
E組 純麻薯測試 |
No.1 快手拉絲芝麻QQ球 真的很懶 而且是快手版嘛 所以把糯米粉麵粉黑芝麻倒在碗一側 木薯粉在另一側 同時烤箱預熱180攝氏度上下火 將適量開水燙一邊的木薯粉 一次不用太多 只需木薯粉凝固成有彈性微透明狀
少量牛奶(不同牌子粉的吸水量有差異)加入混有黑芝麻的糯米粉 麵粉
黑芝麻 糯米粉 麵粉 燙好的木薯粉大混合 再加入泡打粉 不停攪拌 攪拌到半固體狀 但仍有流動性 如果太黏加牛奶 太稀加木薯粉or糯米粉
泡打粉 一直用這個牌子 提前劇透此物在麻薯包系列試驗之後被我剔除姓名 更喜歡沒有它存在的恐龍蛋
將混合好的半固體用勺子儘量倒成球 (時間不緊迫建議用裱花袋 會更好看)在不沾烤盤上 烤箱180上下火
過10min 球球就能鼓起來 轉150上下火5min
出爐
沒有裱花袋造型是真的挺醜的 但是拉絲效果很好 可以看下面的視頻
拉絲效果很棒 但用了開水而不是熱牛奶所以整體沒有正經的麻薯包好吃
No.2 正經恐龍蛋 有牛奶有高粉需要額外平底鍋加熱 烤箱預熱180攝氏度上下火 脫脂牛奶 40g
麵粉 低粉或高粉 10g
40g牛奶在鍋中用小火加熱 開始冒泡的時候加入50g~60g木薯粉 後立刻關火 不停攪拌
直到變黏稠 可以成圖中的濃稠糊狀團
將糊狀糰放入碗中 加入10g麵粉(低粉/高粉)攪拌
取一個雞蛋 約60g左右
打散 取其中30g 倒入麵糊中
將30g雞蛋加入到碗中一起攪拌 這步比較費時間 懶人我就會用攪拌機幫忙
混合物攪拌均勻 少量顆粒感並不礙事 強迫症我就會再用攪拌機打一次 除非時間緊迫 但快手版在前面 用這個配方說明有大把時光
濃稠度 感受一下 著名倒三角 很重要!!!
👀再感受一下濃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若濃度太稀 可額外加麵粉調整
然後在麵糊中加入芝麻/罌粟籽
攪拌均勻 裝入裱花袋 在烤盤上擠出造型
想要可愛球狀的麻薯球 需要點耐心 旋轉旋轉再提拉!
順便測試一下 不一樣的直徑大小需要的時間
入烤箱 180攝氏度上下火 最近用嵌入式大烤箱 性格非常合得來 溫度控制很棒 台式被遺棄很久了
入烤箱 為了更精準 附上拍照時間
5min 小個的正在鼓起 大個的還沒特別大的動靜
9min 所有的都成功鼓起 一般8-10min之間
12min mini個的已經ok 大個的還需要繼續一下
15min 稍大個的出爐
上邊兩個稍大的金黃的 烤20min 中間三個稍大的15min 其餘mini的是12min
正經的長成這樣
扯開來看看👀
直徑稍大的
mini的
-酥脆版 近20min 表面更金黃 超級酥脆 建議點開視頻聽一下我咬下去咔嚓的脆響
No.2 A組 有牛奶有糯米粉需要額外平底鍋加熱 烤箱預熱180攝氏度上下火 脫脂牛奶50g 在這要來比較一下a.無泡打粉無芝麻/罌粟籽 b.無泡打粉有芝麻/罌粟籽 c. 有泡打粉有芝麻/罌粟籽 為了更好區分 用了錫紙 暗面朝上的是無泡打粉的 反光面朝上的是有泡打粉的 先將a.完成
攪拌均勻
然後把b完成 再在麵糊中加入3g泡打粉 攪拌均勻
把c完成 視頻裡是決定麻薯包顏值最關鍵的一步 不要學我用勺子 不要偷懶 要用裱花袋裝麵糊 然後一絲不苟擠麵糊造型 麻薯包才會是漂亮的恐龍蛋造型
別看麵糊都坍塌下去了 不要嫌棄 繼續看
入烤箱
五分鐘之後 是不是以為軟趴趴的失敗了 別擔心 再等等
十分鐘的時候 不管是有沒有加泡打粉 都從一灘你瞧不上的糊鼓起來了 abc三組膨脹了 15min後取出 中間沒有改溫度
介紹一下 這是無泡打粉無芝麻/罌粟籽的a同學
這是b 有罌粟籽無泡打粉
c同學外表和b沒什麼差異
外表檢閱了 來看看內心 a同學因為沒有加泡打粉 裡面並不是空心 而是有內容的
b同學就因為加了罌粟籽(芝麻也一樣)中間就空心了
c就更徹底空心了
如果說害怕上面那麵糊不夠稠 嫌棄麵糊太細薄怕失敗 那我們就來試試更黏稠的 在之前麵糊(10g糯米粉 50g木薯粉)的基礎上再加15g木薯粉 也就是65g木薯粉 攪拌完的麵糊 大概是這樣
入烤箱 又灘了🤪
8min左右的時候 左邊已經差不多成形 但右邊仍未鼓起 懷疑烤箱左側溫度較高
10min左右 開始膨脹 裂紋
15min出爐
中間毫無意外是空心的 但是表皮相比之前的c更厚實 還記得c同學嗎?
表皮酥脆且厚但內層有韌勁仍能拉絲
B組 低濃度版 10g糯米粉➕40g木薯粉➕30g牛奶➕半個雞蛋 高濃度版 10g糯米粉➕60g木薯粉➕30g牛奶➕半個雞蛋 操作都和正經版一樣
烤箱10min時的情況
高濃度 木薯粉60g➕10g糯米粉➕30g雞蛋➕30g牛奶
低濃度版 木薯粉40g➕10g糯米粉➕30g雞蛋➕30g牛奶
高濃度版 口感過於厚實 表皮也略乾
低濃度版 口感比高濃度的好
C組 麻薯濃度測試 無雞蛋無牛奶 對比麻薯實心球和麵糊 對比有無泡打粉 烤箱180攝氏度上下火預熱 10g糯米粉➕10g木薯粉➕40g開水 再加10g糯米粉➕10g木薯粉
攪拌 取出兩個小劑子 後再在餘下的麵糰中加熱水約20g 攪拌
將取出的其中一個劑子直接搓成球狀 另一個劑子加入泡打粉再搓圓糰 外表黏上罌粟籽
將麵糊鋪在烤盤中 左上麻薯球無泡打粉 右上有泡打粉 左下麵糊無泡打粉 右下麵糊有泡打粉 四者中間皆無罌粟籽混入
烤箱180攝氏度上下火 10min時的情況
15min出爐
麻薯球 無泡打粉 麵糰入烤箱 出爐時膨脹表面開裂
麻薯球無泡打粉 中間有厚實的麻薯
有泡打粉 中間略微有空隙
麵糊有泡打粉無罌粟籽混入 中空(圖中看到中間好像有罌粟籽 其實是掰開的時候表面掉進去的😂)
麵糊無泡打粉無罌粟籽混入 中間有拉絲麻薯
D組 無牛奶測試 木薯粉➕糯米粉➕雞蛋 無平底鍋加熱無牛奶 有無泡打粉有無罌粟籽 對比 木薯粉40g ➕ 開水30g(滾燙的那種!)攪拌
打入一個60g左右的雞蛋
攪拌 懶人我依舊用了攪拌機幫忙
再加入糯米粉40g 攪拌 麵糊大概濃稠度是這樣的
c.左上 中間 右下都是有泡打粉有罌粟籽低的d.左下是高濃度的 a.右上第一個無泡打粉無罌粟籽 b.右上第二個無泡打粉有罌粟籽
維持180攝氏度上下火 15min出爐
表面並無多大差異
a.無泡打粉 無罌粟籽混入(只是烤前在底下鋪了一層)中間的麻薯存在感很強
b.無泡打粉 有罌粟籽 部分中空
c.有泡打粉 有罌粟籽 高濃度 半中空仍有拉絲麻薯
d.有泡打粉有罌粟籽 低濃度 完全中空
E組 純木薯測試 無雞蛋無牛奶無其他粉 (這個版本可以說僅僅是為了進一步了解泡打粉和混入芝麻/罌粟籽對麻薯包的影響 我反正吃過這一次就不會再想味同嚼蠟第二次了🤭)對比有/無泡打粉 有/無罌粟籽 上方左右都是有泡打粉有罌粟籽 左下無泡打粉無混入的罌粟籽(只在表面有灑)右下無泡打粉有罌粟籽 雖然無實際做的必要 但比例還是要紀錄一下 20g木薯粉➕25-30g開水
有罌粟籽有泡打粉 表皮酥脆 中空
無罌粟籽無泡打粉 中間有拉絲木薯
有罌粟籽無泡打粉 中間不全空
這是用了麻糬預拌粉 最後三角倒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