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zhū],是一种乡愁树,也是一种历史树。
对很多游子来说,除了苦槠树所代表的家乡意象,乡愁也许更多来源于舌尖上的味道,来自于对苦槠豆腐的念想。先民们在房前屋后栽种苦槠树,除了其易活、遮阴、用材、美化等原因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其果实可备不时之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槠子条目中记载:“(苦槠)结实大如槲子,外有小苞,霜后苞裂子坠。子圆褐而有尖,大如菩提子。内仁如杏仁,生食苦涩,煮、炒乃带甘,亦可磨粉。”
第一次认识苦槠来自于同事带来的一筐苦槠子,以为这小小的颗粒是我们小时候吃的小毛栗。同事告诉我可以做豆腐,下厨房搜了一下居然没有苦槠豆腐的制作过程,于是按照同事的介绍方法制作,顺便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用料
自制苦槠豆腐的做法
-
苦槠子水中浸泡数日,🉑隔2天换水一次
-
捞出晒干开裂
-
拨出果肉
-
加水浸泡半天后料理机打磨成浆
-
桨汁静放分层
-
倒去上层黄色清水,再加入清水静放,分层后再倒去上层黄色清水,(重复此步骤2-3次是为了减少苦槠汁的涩味)
-
锅内清水烧开,缓缓倒入沉淀几次后的浆汁
-
边倒边搅拌
-
盛入容器冷却
-
放置一夜,倒出容器的苦槠豆腐
-
🉑小炒
-
🉑凉拌
-
随意搭配
-
苦槠豆腐你学会制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