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京津附近某些乡村的美食,由红薯淀粉+红薯粉条+香料熬的水制成的。制作整块的焖子需要半天儿的功夫,还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所以不是人人想做就能做出来的。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不会做的请来手巧的亲戚帮忙做,或者去集上买。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切片后有素炒的,有垫在红烧肉下面蒸的,在缺乏肉食的年代,焖子的地位仅次于红烧肉!如今可能已经超越红烧肉。其实,淀粉类的东西加上大料之类的香料炖煮,在寒冷的冬天,都会诱惑人的味觉!焖子入口软糯爽滑,淀粉、大料、香叶、鲜咸等混合香味,随着袅袅的热气直接占领了所有味蕾,跟舌头一段翻云覆雨后,是心满意足。现在村里的集上或者城市的农贸市场里偶尔有卖的,碰上买点儿,跟中奖差不多,超市里可没有啊!超市里的是不带粉条的,叫灌肠(北京人炸着蘸蒜汁吃的)。
用料
焖子
|
半斤
|
大白菜帮
|
1片
|
大料
|
1颗
|
葱
|
10克
|
姜
|
5克
|
醋
|
10克
|
生抽
|
5克
|
老抽
|
5克
|
盐
|
2克
|
水
|
50克
|
食用油
|
20克
|
韭菜或青蒜
|
少许
|
河北传家菜-素炒焖子的做法
-
焖子切成2×1寸,2分厚的片
-
大白菜帮取整颗菜中间那几层的,因为比较嫩,又不会太嫩而发甜。少许叶子即可,把白菜帮从中间顺向切开
-
斜刀45度切成三角片(便于入味)
-
本次白菜帮有点儿蔫儿,没关系,装盘后撒了点儿水,增加水份。
-
葱姜切段
-
开火,热锅冷油,跟平时炒菜油差不多就行
-
小火煸炒焖子
-
等焖子呈半透明状、起白边就盛出来。尽量把油留在锅里。
-
下大料炸大约十秒钟,再下葱姜段炝锅。
-
倒入大白菜,迅速翻炒,并加醋,保持白菜的脆爽。
-
接着倒入焖子片、老抽、生抽,翻炒。转大火,锅内加些水,翻炒,使焖子片之间是分离状态,盖锅盖,焖半分钟,让食材入味。
-
加盐,翻炒起锅,撒上韭菜或青蒜装饰一下。
这时候就满屋子的香味喽!开吃!
小贴士
-大白菜有很多种,就选普通的那白帮比较长的那种即可。
-最后一步韭菜段可以不放。
-爱吃辣的,在炝锅的时候可以加几段干红辣椒。
-焖的时候可以放半块红酱豆腐(红腐乳),要 事先用水搅开的,不用再放盐了,酱油也得少放些。这样更像天津菜。天津的津味素饺子就是放红腐乳的。
-还可以用大油炒(猪油)。
-还可以跟炒肉片一起,但是感觉焖子的香味会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