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梭子蟹:
1.公蟹
蟹脐呈细长条形,俗称长脐。公蟹的膏和黄相对母蟹来讲较少,但肉质更为紧实;
2.成熟母蟹
腹部呈圆形,俗称团脐;蟹黄和蟹膏较为饱满;
3.小娘蟹
小娘蟹腹部也成圆形,具体是指未成熟的母蟹;8-9月为口感最佳、最鲜美肥嫩的品鲜时期。
挑选梭子蟹,有三点需注意:
背壳颜色越深越好;
肚纹越深越好;
蟹臀越鼓越好;
剥开蟹壳后,先去除蟹壳里的蟹脑和切去蟹壳边缘。
修去蟹壳边缘 可以让蟹黄在烹饪时更易流出
正确示范如下▼
再去除蟹腮、心脏和腹部蟹脐的部分。
切掉蟹腿后,用刀背拍拍碎,在烧制时更便于入味。
想省力的淘米粉们,也可直接让菜场阿姨帮忙处理。
将处理干净的梭子蟹,改刀切成小块,装盘备用。
正确示范如下▼
要想锁住蟹鲜味
先煎再炒是关键
将0.5调羹(7.5g)生粉均匀的撒在蟹肉上。
开中火,锅热后加2调羹(30ml)油,至五成油温时,放入蟹块。
煎至两面变红,即可倒出备用。
正确示范如下▼
辅料样样分开炒
蟹香、葱姜香留得住
开中火,锅热后加入1调羹(15ml)油,直接放入1/5碗(50g)姜丝进行煸炒。
炒香后,倒入2调羹(30g)葱白部分翻炒。
再次炒香后,倒入2调羹(30g)葱绿部分。
炒到位 正确示范如下▼
炒香后,倒入2调羹(30g)料酒和0.5碗(125ml)水。
煮开后倒入处理过的蟹块,转小火,加入1/3调羹(5g)盐进行调味,再焖煮2-3分钟。
焖煮完成后,淋上0.5调羹(7.5g)水淀粉勾芡,过程中需不断晃锅,避免结块。
最后淋上0.5调羹(7.5g)油增色,炒匀即可出锅。
出锅 正确示范如下▼
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