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酒药(酒曲),水 |
我喜欢用圆粒糯米,感觉淀粉含量高,做出来更甜。当年我在安吉报福镇深溪村云起山居农家乐旅居了一段时间,他们用的江苏的圆粒糯米,苏州蜜蜂酒药,做出我吃过最甜的酒酿,我念念不忘,当然,后来我用东北的,现在用云南的,都是圆粒糯米。
糯米泡一天,,我一般上午泡晚上蒸,泡好的糯米多洗几遍让淘米水尽量透明,铺在蒸笼里,米不要铺得太厚,最多两三公分,用手指或筷子戳一些洞透气。
上锅蒸,大火,上汽开始计时,15—40分钟不定,因为糯米品种不同,新米陈米不同,铺米厚度不同,泡的时间不同等等因素,具体时间要看蒸的情况而定。
这次蒸了40分钟左右,蒸到米断生没有硬芯为止,中间的容易熟,主要看四周的米蒸的程度。25分钟的时候我打开尝了一下,中间的差不多了,四周的还差一些,35分钟的时候又看了一下,边上的还稍硬,于是四十分钟关火。
米不能蒸得太熟更不能蒸烂,酒酿发好了米会一团糟没有口感,我喜欢酒酿发好就煮一碗直接吃,米粒有点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一样颗颗分明又有口感的最好吃。
蒸米之前准备了两盆冷水,为了省钱,一盆是凉开水,一盆是桶装的饮用水,用凉开水冷却第一遍,桶装水冷却第二遍。
在安吉的时候他们冷却蒸好的糯米,就是在家门口从山溪里接皮管子引进水池为了防冻常年流动的溪水,在水池里泡一会降温,没有消毒也没有熟水的概念,做出来的酒酿格外清甜,大概酒酿做的好坏也是与水有关,就像全国各地豆腐出名的地方一定是因为水好。
我喜欢用水降温,相比摊凉降温,酒酿出酒多,而且不长菌丝,就是表面那种像金针菇形状的细细的顶端有小帽子的黑毛,虽然那不影响吃,但是影响感观,摊凉容易让米风干,干燥的米就容易长那个黑毛。
把蒸好的米倒在水里,双手轻轻把米搓散,倒进控水篮里,再倒进第二盆水降温,可以泡十来分钟,让水分多一些,然后倒出来控水。
什么酒曲都可以,安琪甜酒曲做出来一样甜,网上的那些农家传统土酒曲我也试过都可以,我喜欢用这个酒曲大概是因为有点情结。
这个酒曲一包大约25克,说明书上说做六斤米,我一般一斤米用6—8克,碾碎加50—100克水,化匀用来拌米。
我用的器具都没有消毒,洗洁精洗净直接用,也没顾虑生水,这些年做酒酿没出过问题,安吉山里他们更不讲究,洗菜洗肉的大不锈钢盆在水池里洗净就做酒酿,照样做出最甜的酒酿。前几年福建卖酒曲的叶网米酒做过一个实验,发酵酒酿的时候特意往里面放了一勺食用油,也没问题,当然我是用洗洁精洗净没油的,至于到底要不要消毒,我也只是说说我自己的经历,请自便。
把用水化好的酒曲倒进米里,翻拌均匀,也有人会留一些干酒曲最后洒在面上,都可以。
把拌好酒曲的米轻轻压实,中间做一个小山包(我也不知道原因,多年的习惯),中间用手指或筷子扒开一个洞一直到底,就算是完成了。
这几天降温,而且我这里昼夜温差十几度。
所以我用加热垫低档加热大概在25—30℃,放烤箱里发酵,不直接用烤箱是为了省电,白天如果气温上升,可以拿出来连加热垫的电都省了。
垫了一件衣服以免底部过热影响发酵。
看看我的发酵小环境。
第一次用这种高科技,不带温控只有高低两个档位,但也算是省事了。
过去在北京,冬天发酒酿是包上东西放暖气上,来了云南是放被窝里开电热毯,酒酿最好是三天之内发好,比较清甜,超过三天,时间越长越不好吃。
24小时,中间出酒了,味道也出来了,但还没没有好,因为整坨米还没有浮起来。
37个小时,已经浮起来了,可以了。
如果要直接吃或者煮蛋吃,就煮开凉凉然后放冰箱,如果做菜用,常温放着还会继续发酵,做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