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 | 1朵 |
题外话:银耳的知名产地是什么?
来自于《北方园艺》2014年的一篇文章写到,银耳根据栽培方式分为袋料栽培和椴木栽培。
- 袋料栽培最著名的是:福建古田银耳。
- 椴木栽培最著名的是:四川通江银耳。[1]
煮银耳,学术上称为“热水浸提法”,提取的主要物质是银耳中的多糖,正是它导致了银耳汤的黏稠。
泡发干银耳,学术上称为“复水”,也就是让脱水的干银耳重新保持水分。
先上结论(见上图结论1、3):
- 泡发干银耳:温度25°,银耳与水比例为1:35,时间30分钟。
- 煮银耳最粘稠方法:干银耳与煮汤水比例为 1:20,温度80°,时间6小时。(这里的水不包含泡发银耳所用的水,而只是最后煮汤所用的水,例如50克银耳,泡发后捞出,再用1000克水炖汤)
接下来通过2003年来自四川大学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解读各种条件对银耳汤粘稠度(多糖提取率)的影响。[2]
点开上图可查看相应内容。
温度与时间对提取出的多糖含量的影响:
- 水温在80度以下,不会破坏多糖成分(粘稠度依赖于多糖),提取出的多糖浓度上限更高。80度以上,会破坏多糖,使其转化为还原糖。
- 但100度能快速使多糖析出,100度1小时可以使多糖浓度达到3.26%,这是80度2小时才能达到的浓度。
个人点评:1小时内急着喝就用100度熬,2小时以上时间充裕,就尽量减少100度的时间,多用80度焖。
取多份250ml提取液,每份多糖含量固定,进行温度实验和热力实验。
- 温度实验:将提取液从25度升温至100度,再降温至25度。观察黏稠度变化。
- 热力实验:将提取液加热后维持在100度,观察随着时间的增加,提取液粘稠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
- 温度实验:多糖含量不变,高温使粘稠度降低,降温使粘稠度提高。
- 热力实验结论:长时间高温会破坏一部分多糖。
个人点评1:银耳汤煮好以后,关火焖一会儿的原理是要让它自然降温,银耳汤黏度会增加,越凉越粘稠。
个人点评2:有了理论指导,让我们拒绝玄学,我们煮好银耳后,敞开盖子手动拿汤勺搅拌,让它快速降温岂不美哉(前提是煮银耳的时间足够,即100度煮一小时,或80度焖两小时)。
银耳汤加白糖,会更加黏稠: - 实验温度 25°。 - 蔗糖浓度在 3g/250ml (蔗糖含量1.2%),浓稠度收敛到最优,继续多放糖也没有坏处。[3]
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一篇硕士毕业论文,探索了银耳奶饮料的最佳口感[3],顺便给出了一种用高压锅做银耳汤的方法:
高压锅煮银耳方法为:
- 干银耳:水比例为1:80(泡发步骤合并在内),压力60kPa(家用高压锅即为40-60kpa),时间50分钟。
最佳银耳奶饮料口感配方:
- 奶粉3%,绵白糖8%。
前文提到蔗糖浓度1.2%以上,粘稠度即收敛到最优。这里做饮品是8%达到口感最优,300克的银耳汤,大约24克白糖,果然,饮料里面都是糖啊。
300克清水,与24克白糖对比图,如上。
煮银耳的正文到此结束了,下面列举一些附加知识点。
题外话:银耳的干燥方法,有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热风干燥。最常见的是热风干燥。
2016年,来自《中国农业科学》的一篇文章做了一些研究:不论什么干燥方法,贮藏时间越长,多糖含量越低(自然条件下转化为了还原糖)。银耳存放30天内最佳,90天以后多糖含量(浓稠度)会下降20%以上。[4]
个人观点:银耳贮存越久,熬汤越不容易浓稠,所以要买新鲜的,熬汤不浓稠的时候,扪心自问你这是陈年的银耳了不?
参考文献:
[1] 黎勇, 王晓东, 高敏. 我国银耳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J]. 北方园艺, 2014, (16): 188-91.
[2] 郑良. 银耳多糖提取条件及提取液黏度特性的研究 [D]; 四川大学, 2003.
[3] 刘健影. 银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 [D]; 吉林农业大学, 2015.
[4] 李亚欢, 田平平, 王杰, et al. 干燥方式对银耳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06): 1163-72.
以上文章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net
炖他一锅:福建古田银耳,取一朵33.3克,泡发后太多了,取出一半放入冰箱保存。剩下一半去掉根部,撕碎放入锅中,加入1.5千克清水(干银耳与水比例约1:100)。加入60克白砂糖(白糖浓度约4%),为步骤6银耳饮料配方的半糖级别。
将大枣剪碎并加入锅中,再加入一把枸杞。
高压电饭煲,开启煮粥模式,15分钟加压,然后自动进入保温模式,等待6小时。
又炖他一锅:鲜银耳一朵撕碎,红枣,枸杞,白砂糖,1.2升水。
电高压锅加热20分钟,然后进入保温模式。当我找完资料,发现电高压锅已经保温了5个小时了,测得保温温度平均为80度。
口感一级棒,银耳自然悬浮,滑嫩似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