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是一種感官體驗。鼻子所聞到的,舌尖所嘗到的,都是最直接擊中人心的。味道作為一種刺激,總能勾起我們對一切人事記憶的想念。廣東孩子長在南方,自幼品嘗精緻的粵菜,口味清淡並甚為好鮮。無論是白切雞還是白灼蝦,抑或是清蒸魚,廣東人從來都把鮮字放前頭。
香港毗鄰廣東,飲食習慣與廣東也不盡相同。儘管與摩登的環境並不那麼融合,香港繁華的大路旁,卻仍有著數以百計的店鋪,保持著和三十年前一樣的裝修,製作著傳統的港式小食,衝擊著日益漸快的生活節奏。
一杯
奶茶一隻蛋撻一串魚蛋,一個菠蘿包一份車仔麵,一塊西多士一碗紅豆冰,甚至是一盤牛雜一排雞蛋仔一盒維他奶,這些食物繪製了一張很平民的香港食譜,這些食物過往不斷在香港孩子成長的回憶中出現,未曾消失過。而作為遊客,當你親歷香港時,會發現這些食物就在你入住酒店的樓下,或是百貨公司的轉角口地鐵站出口處,掏上個二三十元就能感受到香港的味道。走進一家茶餐廳來一杯鴛鴦,便可以開始體味香港的味道。
而港式叉燒聞名於各路食家之間。叉燒到處有,但並非每家都擺得上檯面。有些皮不夠鬆軟,有些肉質太乾,有些醬汁太過鮮紅。或是同一間餐廳,不同時間做出來的叉燒,品質也大不相同。尋常百姓,鮮有每日皆食於餐館中。能幹的師奶們,每日以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醃入由各種醬料調製而成的醬汁中,以自家口味為標準,放入烤爐中烘烤一段時間,成品上檯後,子女們只會 “廢話少說,再來一舊!”
留學在外,時常想念家鄉的味道。也曾多次嘗試過製作叉燒。市面上賣的叉燒醬很難做出令人滿意的味道。在綜合了各大食譜的做法後,終於調配出符合港人口味的叉燒。不敢說傳統或正宗,但每個朋友吃過都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