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磊版的《深夜食堂》频频遭人诟病,或许是因为戏码过于夸张而显得虚伪,而通常在深夜时面对食物,是在人最精神防御最弱的时候面对最坦诚的食欲,食物不但能填饱肚子还是个非常好的话引,深夜一起吃点东西,就着某种食物聊起来,对话不会太过复杂,但寥寥数语,勾画着命运的痕迹。所以人们对深夜食堂的期待或许是真诚,所谓勾画命运痕迹的真诚。
还记得好几年前去台湾,热爱重型摩托车的钢琴女老师MANA在接近凌晨的時候骑著她的买菜车,带著我穿过深夜的街道去夜市吃东西,那是十月,当时我居住北京已经有了深深的寒意,而台北的暖风被路灯照得金黄,轻轻拂过皮肤,我感觉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柔。
不知你是否也觉得有大排档夜市和路边小摊的地方让人不会感觉太陌生。坐在永和的老字号豆漿店,mana說:以前我家就住在這邊。我便开始想象年幼的她在这里吃东西的场景,而去到台东的池上,夜幕降临的时候街角卖烧仙草的大爷知道我从北京一个人来,跟我说:“一个人东奔西跑哦,要吃饱一点,吃饱了不想家。”就在那一刻,触及了痛点,眼泪几乎快要奔涌出来。
有时自省,觉得弄丢了心裡某些柔软的东西,缺少温润,轻轻一动就疼痛,对陌生的人和环境都本能地架起敌意。可是我们坐在深夜的大排档,鱼贯而来的城市的气味与声响,轻易就软化掉了那些敌意。我是不太有吃
宵夜的习惯,只偶尔与对的朋友一起深夜坐下来,小啖几碟,轻轻就可以把难言的话题聊开,境况不佳时,深夜的食物中似乎总带着淡淡的恻隐之味,小酌一杯,甘苦难辨。虽说不习惯宵夜,在职业做面包之前,深夜做面包是常有的事,这又是另外一种体验,一个人,安静地去等待一个面包的熟成,一步步观察它,感受它的变化,一切淡淡地持续着。
你看,明明都是深夜,你想选哪一种?是甘苦难辨的小酒,恻隐之味的小菜还是淡淡持续的面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