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宋宴》有种手痒痒的感觉,春食的章节里有一道叫“洞庭饐(yì)”的菜,材料啥的目前都比较好弄,就动了动手~
说是唐宋时代啊,文士喜欢用“洞庭”代替“柑橘”(真讲究,笑哭),所以洞庭饐其实也是柑橘饐。在《山家清供》里,作者是旅游到浙江东嘉,在一场家宴上,遇到僧人送来的“饐”,像小钱一样大,用橘叶包着,非常香,就像在脑中进行了洞庭湖旅行(想象力很丰富)。
原文说做法是:“采莲与橘叶捣之,加蜜和米粉做饐,各和以叶蒸之。”
所以~小炉我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还有《宋宴》大大的做法(非常感谢),就有了今天的小炉版洞庭饐。其实我想叫它“柑橘丸子”,感觉怪可爱的哈哈哈。
第一口吃起来有一种橘叶的微苦的味道,到最后散去后橘叶的甜香真是久久不散,古人诚不欺我也,果然是风雅的精神满足派。
感觉像古人在山间坐禅,然后拿出这个丸子品尝,啊~好有意境。
这道菜真的很清雅我感觉,在大鱼大肉后,突然出现的味道让人很舒适的。
我喜欢!(你喜欢也不能证明自己高雅啊喂)哈哈哈。
重点有用【】标出。
用料
糯米粉
|
90克
|
粘米粉
|
60克
|
柑橘叶
|
25克
|
清水/泉水/牛奶……
|
65克
|
巧克力
|
3小块
|
核桃
|
2个
|
松子
|
2个
|
柑橘皮
|
适量
|
蜂蜜/橄榄油
|
适量
|
《山家清供》里的洞庭饐的做法
-
先准备材料~
1、两种粉。糯米粉和粘米粉(这两种粉成3:2的比例,宋宴书上的解释是糯米比较软黏,加入粘米粉容易造型,口感弹牙~)
2、内馅儿。我选的是巧克力、松子、核桃和柑橘皮(这是自己发挥的地方了,也可以啥都不包呗~需要说的是【柑橘皮不含有白色部分,会苦的】)
3、柑橘叶两法。一半的柑橘叶多次清洗后,加入65克清水打成汁,过滤留汁;另一半不动(最好挑选一下大一点的柑橘叶,模样相同不磕碜的)
-
1、准备好如上食材。
2、烧热柑橘叶汁,煮开后倒入米粉中,快速搅拌。后加入少量【蜂蜜】(没有蜂蜜我加的橄榄油),揉成团儿。
-
3、将粉团揉成长条儿,分成约15个剂子(我是分了这么多,书上说20个)。后像包汤圆一样把馅儿包进去,搓团儿,用叶子裹着。
-
4、锅内上汽后,蒸10分钟出锅,【刷油】~(书上说是防止粉团表皮结硬壳)
-
5、然后享用~
初尝时,口中微苦,一时难以适应,舌尖微抿,柑橘的芳香浓郁的散开,仿佛一口吃下了整个春天,脑中浮现,充满雾气的山坡,柑橘树的叶子随风摇摆着……渐渐的,苦的味道散开了,是一种芳香袭来,柑橘的甜蜜萦绕在嘴里,再后来,味道渐渐变淡变远,竟突然开始怀念第一口的苦香。
啊~真好吃,古代的文化人们还是听懂吃的。
最后的最后,答应我一定记得【趁热吃】~
小贴士
1、个人的感觉是……柑橘叶居然比橘子好吃????
2、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是:【做内馅儿的橘子皮切的时候注意不能有白色的部分】、【蜂蜜可以让面团不粘手而且增加甜味,有没有蜜蜂采柑橘树蜜的画面!】、【刷油亲测有用】。
3、最重要的是,趁热吃!!一定记得趁热吃!!!!答应我一定记得!!!!!
4、我和赖毛毛都感觉不加内馅儿会更好吃,因为柑橘汁液真的!!!形容不出来的苦香。。感觉最好吃的部分就是粉团了。内馅儿啥的其实是我想吃广州酒家的核桃包了,但是疫情的原因,超市不进货了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