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 |
为什么是现磨咖啡+现烤面包? | |
一些问题,一些建议 | |
能赚钱吗? | |
磕CP,最紧要开心 |
为什么是现磨咖啡+现烤面包?
在上周的烘焙地图广州站,我们挖掘了多家集合现烤面包的咖啡店。相对于单一地售卖咖啡,加上现烤面包后,设备器材投入,占地面积以及人工成本自然就会大幅上升……明明是找供应商拿现货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偏偏要在咖啡店里现烤现卖。
为什么这么多创业者选择了咖啡加面包这个组合,这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面包+咖啡的不同组合方式(个人总结,仅作参考):
无疑,从V1.0到V3.0,设备成本、品质要求、价格区间等等都呈上升趋势,这固然代表新生趋势,但也要求更高的创业门槛。而如今V3.0的组合,面对的是日趋西化的消费群体,看重的是未来常态化的日常高频消费场景。
在看好未来行业趋势的同时,咖啡+面包的组合,还有很迫切的现实考虑:
高租金!一线城市的高租金!
4年欧包&咖啡店经营者James如是说:
“刚开店的时候,消费者问得最多的是:为什么你们店这么难找,为什么开在这么靠里的地方,为什么不开在临街好找的地方呢?我都是回答: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开在外头临街位置,那这个面包不会卖现在这个价钱。”
我们和几家以咖啡&面包搭配的店铺主理人做了深入的讨论,在租金和成本压力下,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是生存需要。同样情况下要卖出更高客单价,咖啡+面包是大家几乎24小时都能接受的人气CP。
一些问题,一些建议
比起租金成本,更让人压力山大的,是有些消费者的惯性思维:蛋糕、咖啡就是要比面包贵,一块蛋糕卖20-30元很正常,一杯咖啡卖20-30元也很正常,但是面包卖超过十块却难以理解。
手好酸,心好累……
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市场,前景是美好的,但是过程不见得轻松,总要有人先行一步!我们与这些促成咖啡+面包的创业者坦诚交流,希望他们不藏私的分享,能让大家撑到黎明前。
那些主理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同时入坑咖啡和烘焙的老板,是不差钱的土豪?还是……会吃会喝还会做的吃货?
我们发现这类门店的经营者,无论是咖啡师还是面包师出身,几乎都同时学习了咖啡与面包的制作知识。无法说他们对哪一边更热爱,只能说他们对咖啡和面包都有爱。
我们看到数百万投资的大店,大型生产设备加多人烘焙团队,还有专职咖啡师。而社区小店,我们探过最小的一家,只有30多平方,使用小型设备做面包,还划分出咖啡吧台,一样运营良好。
咖啡与面包的深度融合,需要主理人同时掌握两种技能知识,同时保持学习深造。这样可以控制开店成本,也许可以少请一个面包师,也许可以少请一个咖啡师,也许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自己顶上,设备和原料采购上也能少花冤枉钱。
在上周烘焙地图广州站中,Grainy老板James开店四年多依然亲身做面包,浅原咖啡老板宁少开店前沉淀学习三年,Gram&Gram做面包近六年……扎实的技术是根本!
面包师和咖啡师,谁更适合抓品控?
面包师通常位于后场制作烘烤,在前场的咖啡师们更适合把好出品最后一关。所以我们更建议培训咖啡师们,学会辨认面包的状态和品相,及时筛除不合格品。这也就要求咖啡师也对面包要有一定兴趣,而不仅仅是一个谋生产品,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这又进一步要求经营者需要同时懂得咖啡与面包,做好培训与协调。
咖啡和面包能做到平衡吗?这个问题,主理人们更有回答权:
参加某次咖啡创意集市的时候,被人质疑你们面包店怎么也来了?可是我们的店招牌从始至终都写着“面包搭咖啡”啊喂!大家似乎都奔着面包来,忘了我们也有做咖啡。
——某人气面包咖啡店老板小王
我是一个面包师,学了三年面包,自养酵母,自制馅料,每天四点起床做面包……然后,大家都说我的特调咖啡特别好喝,大众点评网友的推荐前面全是咖啡(捂脸哭表情)。
——某啡店的面包师老板阿林
同时做到面包与咖啡的出品势均力敌,很难!于是,有人选择仅作一款面包单品,加深与咖啡组合时候记忆点,如近期引人注目的生吐司+咖啡组合;也有人选择拓宽产品线,让多种面包与多款咖啡对线,两者都同样出色,这就需要花大力气大成本抓品控。如果是你们,又会怎么选择呢?
什么时段消费最多?
全天均有消费需求,如面对社区客户,早餐时段客流最多!
基于面包与咖啡的产品线组合,让全天各时段都有对应产品可以供给,甚至基于面包制作简餐亦有可能。而如果基于社区用户,早餐无疑是咖啡+面包最刚需的时段。
能赚钱吗?
前面这么多问题,已经让我们了解了组这个CP的难度,但不能盈利的生意,光靠热爱可是无法持续。手作面包的利润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高,尤其在近年物料成本大幅上升后。
想法总是美好的,但落实到真正的客群消费上,是真的能赚钱吗?
懂得欣赏欧包的群体本就相对小众,结合咖啡就更西式了。但业者反映,近两年需求上升日趋明显。尤其是疫情过后,欣赏低油糖健康面包、欧包的人变多了,在家自己研究面包吃法的也多了。
纵容形势在变好,店主James坦言,生意依然难做,近一年,光是芝士进货价就涨了30%,黄油更是有钱都拿不到货。开店四年多,他第一次涨价,却也只是调高了酥类可颂类产品而已。
美团后台可以看到客人的购买频率,但一般只显示近期数据,去年美团系统更新后,James终于可以看到累计数据。最忠实的一位客户,一年累积消费400多单!还有一批消费300多次、200多次的。讲真,即使作为老板自己都做不到天天喝咖啡吃面包,当发现有人天天吃都没吃腻,让James既震惊又很感动,四年多的付出,也有了回报与肯定。
不难看出,当社区对于面包和咖啡的消费习惯建立后,持续的高频消费,这会是一门细水长流,可以良性循环的持久生意,但如果说想赚大钱赚快钱,那可不太现实。
如果说赚多些开心,赚到些人情味,倒是有希望……
磕CP,最紧要开心
如果真的热爱,可以去试试!!
咖啡师与面包师同在一个屋檐下,提供种类繁多的现烤面包与各种美式、意式咖啡,甚至有单品豆制作的精品咖啡。将两种高频消费产品结合,服务社区,更注重顾客的复购消费。
这两年,面包加咖啡的组合开始慢慢多起来,市场的教育普及正在慢慢增加。而这种略有门槛的业态,也让面包和咖啡两者的水准得以提供。这个新趋势,还需要年轻从业者的探索摸索。
令人欣喜的是,观察他们的尝试,既有大胆创意,又都务实稳步,既参考了外部的经验案例,又都有自己的想法思路。不同的侧重,各异的风格,让磕“咖啡+面包”这对CP的广大吃货喝货们,未来有了更多美味选择,这是最令人开胃&开心的。
屏幕前喜欢面包的你,你是否也萌生过开店的想法呢?也有自己钟爱复购的店吗?可以评论区告诉我们哦!